返回首页对口升学立即咨询12

贵州省2025年中考录取实施规则—贵州省普通高中招生政策

2025-07-05 10:18197

贵州省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全省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贵州省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按照“先统招、后配额”的顺序开展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平稳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则。

(一)分数优先原则

中考录取遵循学生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分段录取,缺额补录”的原则,在辖区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上,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按照考生志愿排序位次进行录取。

“3+4”中本贯通培养学校录取名册学生作为新生学籍注册的依据,非“3+4”中本贯通培养学校中职录取名册须考生与学校确认。

(二)末位同分原则普通高中录取时若出现末位同分并列考生,则一并录取。中职学校“3+4”中本贯通培养招生录取时若出现末位同分并列考生,则采取“依次比较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三)分批分段原则中考录取实行分段分批原则,

具体批次为:提前批(“3+4”中本贯通培养招生、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市属高中面向四城区外统招生);

普通高中(第一批<辖区内统招生、配额招生>、第一批缺额补录、第二批<辖区内统招生>、第二批缺额补录);

中职(技工)学校(“3+4”中本贯通培养招生缺额补录、非“3+4”中本贯通培养学校中职(技工)学校<辖区外统招生、辖区内统招生>)。

其中,提前批次中未录满计划转入下一批统招录取(“3+4”中本贯通培养招生纳入中职(技工)学校批缺额补录)。

普通高中第一批、第二批未录满计划实行缺额补录。

(四)服务考生原则

1.成绩公布时,同步向考生提供所在辖区排名位次和所在学校配额生排名位次,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填报志愿的决策参考。

2.开展缺额补录,有效释放招生空间,最大限度为考生提供就读理想学校的机会。

3.在志愿填报阶段,为考生提供模拟志愿填报操作,方便考生熟悉并掌握志愿填报规则。

二、录取批次志愿设置

(一)提前批(“3+4”中本贯通培养招生)设置1个志愿(本科+专业+中职+专业);

(二)提前批(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设置1个志愿;

(三)提前批(市属高中面向四城区外统招生)设置1个志愿;

(四)普通高中第一批(辖区内统招生)设置5个平行志愿;

(五)普通高中第一批(配额招生)设置5个平行志愿;

(六)普通高中第一批(缺额补录)设置11个平行志愿(覆盖辖区内所有学校);

(七)普通高中第二批(辖区内统招生)设置10个平行志愿;

(八)普通高中第二批(缺额补录)设置15个平行志愿;

(九)中职(技工)学校(“3+4”中本贯通培养招生缺额补录)设置5个平行志愿;

(十)中职(技工)学校(非“3+4”中本贯通培养学校中职(技工)学校<辖区外统招生>)设置3个平行志愿;

(十一)中职(技工)学校(非“3+4”中本贯通培养学校中职(技工)学校<辖区内统招生>)设置5个平行志愿。

三、志愿填报及条件

(一)普通高中志愿填报学校范围

1.提前批(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生在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常规自主招生计划学校中选报。

2.普通高中第一批(配额招生):四城区符合配额资格的考生在市属公办省级示范普通高中和本区内的公办省级示范普通高中中选报;其他县(市)符合配额资格的考生在本县(市)公办省级示范普通高中中选报。

3.普通高中第一批(缺额补录):其他县(市)考生在本县(市)内的公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选报。(普通高中计划未完成时,开展缺额补录)

4.普通高中第二批(缺额补录):公办普通高中缺额补录,在辖区内进行补录。民办普通高中缺额补录,面向全市进行补录。

(二)普通高中录取基本条件

1.最低控制线要求。自主招生最低控制线为全市各县(市、区)最低控制线中的最低线;辖区内统招生、配额生控制线为各县(市、区)最低控制线。面向全市招生学校实行“双上线”原则,即:录取最低分不能低于招生学校所在辖区和考生生源地最低控制线。

2.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求。

(1)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达到B等及以上。

(2)非省级示范普通高中、综合高中:综合素质达到C等及以上。

3.配额生和自主招生要求

(1)配额生:具备配额生资格和示范高中录取条件。

(2)自主招生:考生须符合自主招生分类对应管理办法。

(三)中职学校志愿填报范围及基本条件

1.志愿填报。志愿采取“专业+学校”的方式,坚持“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1)“辖区外统招生”设3个平行志愿。辖区外未完成计划转入辖区内计划。(2)“辖区内统招生”设5个平行志愿。突出县(市、区)优先,以学籍注册为准的原则。

2.基本条件。(1)“3+4”中本贯通培养学校面向全市招生,考生须为贵州省初中应届毕业生,最低控制线为各县(区、市)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中的最低分。

(2)非“3+4”中本贯通培养学校招生以学籍注册为准。

责任编辑:田老师

相关文章